有关催收的法律
恶意催收的法律规定
恶意催收的法律规定是,债权人只有在债务人不如期清偿债务的情况下才能催收债务,但不能暴力催收债务。
如果比较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话,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及时报警处理。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催收则是对企业坏账或个人欠款进行补救的民事行为。
催收的双方为债权方和债务方。
如果债务方无力或无心偿还债务,催收方通过一些民事方法对其施加压力,促使其履行债务。
债权人恶意催收贷款肯定是不合法的,债权人只有在债务人不如期清偿债务的情况下才能催收债务,但不能暴力催收债务。
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催收非法债务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恶意催收的定义
法律分析:恶意催收的定义有:1、在上午8:00至下午9:00以外的时间进行催收。
2、同一天打电话、发短信超过3次。
3、骚扰家人、朋友。
4、用邮寄明信片等方式催债。
5、恐吓或威胁,在欠款人的家里堵门、泼墨汁、刷大字、静坐等,就属于暴力催收。
6、公开侮辱,公开侮辱借款人,并书写打字,挂横幅等攻击欠款人,就属于暴力催收。
7、损害名誉,将借款人的个人隐私通过网络传播,甚至PS不雅照片进行传播,那么就属于暴力催收。
8、拘禁、殴打,对借款人以及家人进行拘禁、殴打,对借款人的精神和身体造成伤害,那么不仅仅属于暴力催收,还属于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
有关法律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关于催收的法律法规
关于催收的法律法规:催收人员使用暴力胁迫方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属于情节严重的表现!值得一提的是,只要不是使用暴力催收,上门催收人员是正规部门,那么上门催收是合法的。
关于催收从业人员规定:催收从业人员不得有违法犯罪记录,不得对第三人进行催收:第三人包括贷款人所填写的紧急联系人以及通讯录通话记录里面的联系人(可以参考催收行业禁令中第三方联系人规定)。
具体规定具体如下:一、每天晚上的十点到次日的八点为禁止催收时间,如果在允许催收时间范围之内,单家机构一天对债务人,催收五次未取得联系的,当天不得在进行催收。
二、催收人员应当合理安排外呼时间及频次,晚22时至早8时应确定为禁呼时间,电话未接通的当天拨打次数也不得超过六次,且一小时内不得超过三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第六百八十七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催收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规定:“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均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
”也就是说,谁也不能暴力催收。
“对涉嫌恶意欺诈和暴力催收等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及时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
法律依据:《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第十三条 债务催收对象应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
第十四条 从业机构无法与债务人取得联系时,为恢复与债务人联系,方可与债务人事先约定的联系人进行联系。
第十五条 在开展债务催收时,催收人员应第一时间表明所代表机构的名称,现场催收时应主动出示相关证件及借款资料。
第十六条 催收人员在与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沟通时,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得采用恐吓、威胁、辱骂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语言或行为胁迫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
第十七条 催收人员应在恰当时间开展债务催收活动,不得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他人员。
第十八条 催收人员不得向债务人外的其他人员透露债务人负债、逾期、违约等个人信息,法律法规另行规定的情形除外。
第十九条 从业机构应当指定收款渠道,催收人员不得使用其他渠道或方式收取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的还款,也不得以催收名义非法收取额外费用。
第二十条 现场催收人员着装须文明得体,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穿着误导性服装。
第二十一条 现场催收应全程录音或录像。
现场催收人员应主动告知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录音或录像行为。
第二十二条 现场催收人员不得殴打、伤害债务人及其他人员,不得非法限制债务人及其他人员人身自由,不得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非法搜查他人身体。
第二十三条 现场催收人员不得抢掠或破坏债务人及其他人员财物。
第二十四条 现场催收人员如与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发生冲突,应主动报警。
第二十五条 催收人员不得诱导或逼迫债务人通过新增借贷或非法途径筹集资金偿还逾期债务。
第二十六条 催收人员不得冒用行政部门、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名义开展催收。
法律分析:通过恶意短信丑化P图,恶意催收的,违反刑法246条的规定;未经允许私自传播他人信息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42条的规定;强闯私宅,暴力催收的,违反刑法第245条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民法典对催收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如果催收人员有使用暴力、胁迫方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行为,那么都是属于情节严重的表现。
而若是催收的债务本身就是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那么因此需要面临的后果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于暴力催收行为,用户可以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对于不合规的行为需要保留证据进行投诉或者报警处理。
这并非说催收行为直接就禁止了。
以电话催收为例,原则上是不能对第三方进行骚扰的,但实际过程中爆通讯录等行为还是一直存在。
因此用户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保留证据以外,还是需要尽早将债务问题进行解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